壮丽七十年:品中原文化繁荣兴盛,看“老家河南”出新出彩

2019年08月29日 16:47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cjyruDgg..jpg.jpg

河南台记者程冰冰:

8月29号,省政府新闻办就“中原文化繁荣兴盛·‘老家河南’出新出彩”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宋丽萍从八大篇章回顾了河南文化和旅游发展历程,展望了“老家河南”未来发展的美丽画卷。

文化事业篇:从百废到复兴,在开拓中前进。

1949年10月2日,原省会开封10万军民举行盛大集会,载歌载舞,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由此拉开了河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序幕。70年来,全省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全省现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74个,文化馆205个,图书馆160个,文化站2412个,村级综合文化中心4.7万个,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花会、宝丰马街书会、浚县正月古庙会、淮阳太昊陵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品牌效应明显。全省3000多个免费开放文化单位年均接待群众8860多万人次,970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年均接待观众上亿人次,“舞台艺术送农民”“中原文化大舞台”“全省戏曲进校园”每年为基层演出2万场,“春满中原”“百城万场”“全民阅读”等品牌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艺术事业篇:从高原到高峰,在接力中攀登。

1956年3月,河南豫剧院和河南省戏曲学校成立,同年召开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河南文艺事业由此向更高的目标迈进。70年来,全省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先后推出重点剧(节)目200多部,从河南豫剧前辈常香玉,到新一代豫剧代表人物李树建;从功勋导演杨兰春,到金牌编剧姚金成;从50年代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到连获中国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重渡沟》,河南戏曲名人辈出、好戏连台,实现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八连冠,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八连冠,中国政府文化最高奖“文华大奖”六连冠,被全国文艺界誉为“河南戏曲现象”。1994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的开播,再次引发全国性的戏曲热。1998年4月,国家一级演员虎美玲带领郑州市豫剧团首次赴台演出,河南戏曲人的足迹从此遍及世界各地,河南豫剧也被誉为“东方咏叹调”。

文化产业篇:从创业到创意,在借力中突围。

1984年,郑州市率先创办全省第一家营业性舞厅,河南文化产业由此发轫。70年来,我省文化产业从无到有、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文化产业正向我省支柱产业迈进。当前,全省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达到150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104个,《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化》《水秀》等精品节目久演不衰,《印象太极》《黄帝千古情》《只有河南》等旅游演艺落户河南。郑州(中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4个文化旅游项目、9大主题公园全部开工,全省共有动漫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原创电视动画片年产量位居全国前10,省会郑州成为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生产十大城市之一,《小马过河》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作品奖。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达到3617.2亿元,连续13年高于同期GDP增速,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

文物工作篇:从复古到复活,在涅槃中重生。

河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大气厚重,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早期中国的文化印记在河南遗存完整、流传有序,具有根源性、核心性、连续性特点,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自然博物馆”。70年来,我们成功申报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丝绸之路、大运河等5项24处世界文化遗产,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13个、非遗传承人127人、非遗生态保护区1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中国传统村落204个。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居全国第二),可移动文物4783457件(居全国第四),有45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居全国第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0个,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当选中国八大古都。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三级以上博物馆347家,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致力于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旅游发展篇从先行到先进,在探索中创新。

1979年7月,以邓小平“黄山讲话”为标志,我国旅游业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探索阶段(1978至1998年以少林寺、龙门石窟等一批文化遗产类景区开放为标志)、起步阶段(以1999年“黄金周”推出为标志)、发展和稳固阶段(2001至2019年以云台山等5A级旅游景区和《大宋·东京梦华》等旅游实景演艺为标志)。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少林寺、龙门石窟成为旅游热点,奠定了“中国旅游看三南”的发展格局;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创造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等全国区域旅游发展名片;“十三五”以来,我省先后探索出了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典范(新县)、助推景城融合的典范(修武)、助推城乡一体的典范(济源)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栾川),为河南旅游再出发提供了鲜活样本。201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达7.8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120.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5%和20.28%,跻身中国旅游第一方阵。

旅游转型篇:从增量到提质,在转型中升级。

12年前(2007年5月),我省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5A级景区。以此为起点,我省旅游业开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步伐。十多年来,我省旅游业态结构不断优化,正在由自然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成功创建2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家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打造30个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50家休闲观光园区、1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精品民宿;新增55家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5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6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出了功夫体验、古都文化、黄河-丝路文明、中原山水休闲等四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大别山红军长征游、河南抗日战地游、豫东解放战争游、河南时代精神游等四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作为全国全域全息信息化建设首个试点,与高德、腾讯、联通等合作推进智慧旅游,经验在中部六省推广。

文旅融合篇:从单打到联手,在融合中发展。

1982年,一部电影《少林寺》,引发全国性的武术热和旅游热,这实际上是我们河南文化和旅游融合最早最成功的范例。我省39802个旅游资源单体中有25323个是人文类,占比高达63.62%,具备文旅融合的先天优势。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新郑黄帝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节、云台山国际旅游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提升河南旅游的知名度。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全省签约的文旅类项目超过70个,总投资近6000亿元。2019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4.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19.2%。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将超过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10000亿元,文旅融合1+1大于2效应初步显现。

对外交流篇从中原到世界,在开放中自信。

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游客走进来”,大力实施“央地合作”计划和“欢乐春节”品牌项目,“中原文化海外行”“中原文化澳洲行”等成为全国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文物专题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中原文化辉煌。在德国、卢森堡等19个国家及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系列主题推广活动,联合河北、山东等8省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赴西班牙、意大利等10余国家推介功夫旅游,除传统武术表演、戏曲表演、杂技表演外,手工艺品、民俗文化、非遗展演成为我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亮点,少林海外文化中心已拓展至26个国家和城市,河南功夫正在成为继长城、熊猫之后的第三张中国旅游名片。2018年,河南省共接待入境游客321.73万人次,入境游客创汇10.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9%和5.01%。入境游客中,外国人占入境游客总人数的比重为61.6%。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