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壮丽七十年•工程篇》——《红旗渠》

2019年08月31日 16:44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9oxRnRqL..png.png

河南台记者王肖晖、王发艳,安阳台记者志强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在绝壁林立的太行山上,蜿蜒盘旋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从1960年2月开工,到1969年7月工程全面竣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奋斗前行。  

OTn9x6Ac..jpg.jpg       

从林州的上空向下俯瞰,秋季的太行山分外美丽,盘旋围绕在崇山峻岭之间的红旗渠,更是夺目。远道而来的漳河水翻山越岭,在分水岭分作三条干渠,沿渠而下,变成了千万条支渠、斗渠和毛渠,滋润着林州几十万亩的庄稼。红旗渠灌区管理处灌溉科长万广周: “红旗渠灌区主要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4万亩,自开灌以来,已经灌溉农田4700万亩次。”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1960年代,林州人民为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在时任林县(现林州)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m8KwpW9F..jpg.jpg      

今年71岁的张买江,曾是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也是当年最年轻的红旗渠劳模。他和十万林州人民,手拿钢钎和铁锤,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饮水渠。张买江说:  “1964年4月5号通水的时候,闸门一开以后,那就只会喊,眼里直流眼泪。当时从分水岭一试水以后呢,一干渠、二干渠、三干渠那就很快了。”
       红旗渠全部修建在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援的太行山腰,隧洞开凿前期要靠炸药。为保证施工安全,除掉半山腰松动的石块,时任除险队队长的任羊成带领队员,腰系大绳,像打秋千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由于长期的空中作业,任羊成的腰际磨出了很多血泡。任羊成:  “一两炸药能崩几方石头,是经过试验的,我都实验过,因为我一直搞这个。”
       在红旗渠除三条主干渠之下,还有支渠、斗渠、毛渠、农渠。把这些都加起来,红旗渠的长度达2000多公里,通水后,林州粮食产量连年提高,万年的荒山栽上了树,生态林、经济林同步发展,林州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
       红旗渠改变了林州的落后面貌,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时代在发展,红旗渠精神也正在带动林州人民走向康庄大道。林州市副市长栗强云:“现在全市16个镇,500多个行政村,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项改革,让大家有更多集体性收益。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经营业的农户达到5000多户,各类农家乐有800多家,带动相关就业超过5万人。”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