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系列报道:“1+4+N”构成内乡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模式

南阳电台 2017-11-30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内乡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扶贫路径,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打造了独具特色的“1+4+N”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内乡县余关镇子育村幸福广场是2016年建设的易地搬迁脱贫安置点,有11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到这里居住。张红杰就是其中的一户,他自己耳聋,妻子智力有障碍,母亲又常年生病,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但是自内乡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他家住上了新房子,日子彻底改变了。张红杰表示,现在不仅孩子上学不要钱了,每年还有一千多块的补助。自己在合作社当饲养员每月都有2000多块的收入,还有养牛分红、光伏扶贫项目、土地流转租金,一年下来就有万把块钱,这让她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

在子育村不仅是张红杰一家脱了贫,村党支部依照内乡县产业扶贫新模式,整合各项资源,使全村的经济状况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子育村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订了从土地流转、养牛、养羊、种植林果,到合作社务工,光伏发电等多项帮扶措施,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确保贫困户早脱贫、真脱贫、稳脱贫。

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策略和新机制,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要求,内乡县强化产业支撑,构筑“1+4+N”产业扶贫大格局。“1”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 “4”就是光伏、养殖产业资产收益、集体经济收入及扶贫就业车间四个产业全覆盖。“N”就是多措并举,百花齐放。将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紧密结合,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载体,组织全县贫困户“兵团作战”发展产业,累计争取资金39亿元推进四个全覆盖,支撑贫困户大面积长期稳定脱贫。内乡县扶贫办主任罗雄告诉记者,内乡县持续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围绕“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总体思路,实现了资产收益,转移就业对贫困户的全覆盖,同时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保障、易地搬迁、以及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实现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南阳电台记者陈少山、李俊鹏,内乡电台记者贾静、柏冬)

编辑:张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