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第一书记:扎根一线真情帮扶
2019年12月26日 22:33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站
记者孙喜增 通讯员刘春雨
“在职一任,服务一方。作为第一书记,如果愧对家庭,还有退休时间来弥补;如果愧对百姓,那将是我永远的痛。”这是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第一书记马龙两年来的驻村感悟。驻村以来,通过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施策,龙王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就业一枝独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建强支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
在马龙到龙王庙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龙王庙村是南河店镇典型的“后进村”,前任支书有病卧床三年,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三年内没有开展过组织生活,连续两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党组织涣散,没有凝聚力和活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马龙深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面对当时龙王庙村党支部存在的困境,马龙没有退缩,主动担起建强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调研考察,走访群众了解民情民意,按程序配齐配强村支部班子。随后,马龙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广大党员参与并决策村级重要事项和脱贫攻坚的识别退出工作,充分发扬了民主,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注重培养和选拔年轻预备党员和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选拔任用干部规章制度和体系,党员的先锋引领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
经过两年发展,龙王庙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中组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省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领导先后莅临调研观摩。
真抓实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自驻村以来,马龙白天想,晚上思,每天考虑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怎么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对于这一大目标,他又把目标分解为两个具体方面,“龙王庙的产业发展怎么样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多少?”
在了解到龙王庙村,土地贫瘠,没有支柱性产业,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后,马龙提出基础和产业两个都要抓的要求。马龙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龙王庙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去镇里、去局里,谈项目、跑资金,在合理的范围内为龙王庙村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龙王庙的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实用的村部盖起来了,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村里累计硬化道路20余公里,安装路灯200多盏,配套健身器材10余套。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马龙深知想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找准产业,上好项目。针对龙王庙存在的土地贫瘠,资源缺乏的现状,马龙在跟村两委商议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来要利用区位优势种、养殖业多重发展的思路,依托村部门前的现有池塘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业,利用闲置土地流转建立420千伏村级光伏电站,另外在保证基本粮食产量的同时优化种植作物品种结构,建成600亩苗木花卉基地、200亩中药材驯化基地、150亩品种梨示范基地,此外还积极引入外来手工业,建成数据线加工的就业基地,实现产业全面发展,群众在家门口挣钱务工两不误新局面。
扎根农村 把贫困群众当亲人
马龙自己作为从农村中走出去的党员干部,虽然在来到龙王庙之前有着十几年县直机关工作的经历,但并没有对农村群众的生疏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向组织申请当一名第一书记,就是要身到基层、心到基层,以心对待群众、以情融入群众、以爱服务群众,为脱贫攻坚献策尽力。”马龙动情地说。
驻村工作是枯燥的,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但收获农村的宁静安宁。抱着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理念,马龙驻村驻的乐在其中,说群众话,办群众事情,做群众知心人。走户串巷,家长里短,在短短一个月,马龙利用工作的间隙把贫困户都走过了遍,对他们各家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也为群众办了很多小事,感人事,有找到失散23年亲人的郑双菊,有经过帮扶脱贫致富与妻子破镜重圆的冯天强,有自食其力脱贫先锋王玉海…….这些人幸福生活的背后都有着马龙努力的影子,可以说马龙严格的践行了“把龙王庙当家,把贫困户当亲人”这一根本理念,驻村工作当成此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
走进如今的龙王庙村,错落有致的房屋,宽敞通达的公路,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游园里亭台轩榭,墙体彩绘引人入胜,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与曾经的“后进村”联系起来。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谈到如何处理好群众关系,第一书记马龙说道:“只有沉下身子,扎根基层为民办事,才能汇聚民心,从群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实现人生价值,不负时代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