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红泥湾镇谢双双:小肩膀扛起扶贫大责任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孙喜增 通讯员袁永强 吴双 李元功

全村38户贫困户实现到户增收、小额贷款全覆盖;38户贫困户全部实施“七改一增”;23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22人享受了五保待遇;44人享受了低保待遇;27人享受了残疾人补贴;动员8家企业提供了38个公益岗位......说起这一连串的脱贫攻坚数字,刘寺村党支部书记谢双双如数家珍。

不高的个子,白净的脸庞,文静柔弱的性格,说起话来语调轻柔,这是人们见到刘寺村党支部书记谢双双的第一印象。可怎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文静柔弱的80后女支书,撑起了一个有着一个集镇,十个自然村,二十个村民小组,4720人口大村的脱贫攻坚任务。

刘寺村位于宛城区红泥湾镇东北部,处于宛城、社旗、方城三县区交界处,村情较为复杂,各项工作任务很重。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伊始,面对精准扶贫工作这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和复杂的村情,刘寺村村组干部多数存在畏难情绪,唯恐稍有不慎,影响村里的稳定。谢双双说:“怕什么?只要我们身子正、站得直,真扶贫、扶真贫,谁都不会说什么”。就这样,刘寺村的扶贫工作按部就班开展起来,贫困户认定的每一道程序,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行。逐户算账、四议两公开评定、张榜公示等都公开透明、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对扶贫户公示中,她坚持把全村贫困户直接公示到各个自然村、各个小组,让每个村民都能知道谁家那户被定为贫困户。村民们都说:咱们村这回扶贫真准啊,定的贫困户我们没啥说哩!

自贫困户精准确定后,如何扶持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针对贫困户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原因,谢双双带领村两委班子商议,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想办法帮扶。“贫困户张立年轻,又会骑摩托,可以到附近的箱包厂上班,工资也高”、“张家印的家属年龄大了,但干农活利索,可以安排到本村农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栽菜、浇水”、“银松山大叔腿脚不利索,但会修修补补,可以给他在刘寺街找个摊位修修鞋、补补包”、“陈林帅能算个小账,可以让他摆个小摊,卖个杂货”......就这样,刘寺村能干会跑的贫困人口都忙起来了,进工厂、摆小摊、补鞋修包......每个贫困人口在忙碌的同时,贫困家庭的收入也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贫困户的口袋涨起来后,贫困户的生活卫生习惯却改变不大。谢双双和村两委成员决定包户到人,挨家挨户做工作。“白国田家小孩多,屋里乱,我是女同志,我去给他收拾”;“帮助给刘桂春家买个桌子,娃写作业都没有地方坐”;“王功友年龄大了,去厕所的小路没有硬化,咱们找人给他硬化了”......在2019年春节来临之际,刘寺村为22名五保贫困户添置了过冬棉衣、棉被;38户贫困户“七改一增”全面完成,改善了居住环境,添置了生活必需品。贫困户张自成逢人就说:现在共产党真是好啊!以前信这教、信那神,现在都不信了,还是相信共产党、跟着共产党最靠谱!

谢双双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和村里其他工作中,没时间照顾家庭,她的婆婆有意见了,“你看看咱家成啥了,大娃上初中正关紧要你辅导作业,妮才两三岁你都没空照顾,我的身体也不太好......孩子他爸一个月一万多的工资供着你花,你去当支书天天起早贪黑干扶贫,都不知道你图个啥?”,谢双双动情的说“我是党员,村里父老乡亲既然选择了咱,相信咱,咱就应该把工作给干好。家里孩子有你给招呼住,不会有事。但贫困户离了党支部、离了党员的帮扶就生活不下去啊!咱说啥也得把2020年贫困群众实现全面稳定脱贫这项任务给完成”!

文章关键词: 宛城,红泥湾,谢双双
(责任编辑:南阳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