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两代人的对话】借互联网之力,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2018年10月22日 18:27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台记者刘长源、许昌站台

dzGvLDBy..jpg.jpg

(社火道具)

社火是我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在许昌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生产社火道具的历史已有上百年。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社火道具由手扛肩挑、沿街叫卖,到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远销欧美、东南亚,变迁的背后,是艺人对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不断创新。

qbSN6uD3..jpg.jpg

姚红玉:“你过去是刷一个狮子,用刷子刷,一个狮子要好几个小时,过去做一个从出壳到成品,两天做一个。”

xz9UVr9d..jpg.jpg

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许昌霍庄村80后小伙姚永恒便起床和工人一起赶制社火道具——狮头。树脂制成的狮头在手上不停旋转,不到两分钟,喷枪喷出的黄色油漆就均匀地涂满了整个狮头。

社火是我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一项民俗活动,包括高跷、旱船、舞狮等,狮头是道具之一。三十多年前,姚永恒父亲姚红玉制作的狮头就以“圆有三分角,笑带七分威”闻名周边。名气大,产品好,销路却很困难。在姚红玉那个年代,经营方式是“小作坊里搞生产,销路要靠自己问”,其中的艰辛,父子二人记忆犹新。

姚红玉:“每年做就是春节这一个月的时间,挺辛苦还挺累,出去还休息不好还吃不好,真是挺辛苦,生意好了心里高兴,生意不好心里还不舒服。”

姚永恒:“特别是寒假跟着去山东,需要到大街上领客人到店铺里,那下很大的雪都要站在那里,一天饭都吃不到嘴里。”

RzMfa4xq..jpg.jpg

父辈的艰辛让姚永恒立志改变销售模式。2013年大学毕业,姚永恒回到家乡开了一家淘宝网店,为传统的手工社火打开了一条经营销售新模式,坐在家中轻轻一点鼠标,产品就可以轻松卖出去。不过,刚开始,父亲姚红玉对这种销售模式还心存疑虑。

sv16XDEo..jpg.jpg

姚红玉:“过去往店里发货,合作的时间长了,你也相信我了,我也相信你了,但是你那是摸不见看不到啊,刚开始有点不踏实。”

6DTJJ9t9..jpg.jpg

姚永恒:“这种理念变了,现在多轻松在家里一生产,不用出门一打包装,快递来取走了,甚至人家必须把钱先付给你,足不出户全国各地,包括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要都可以到。”

Gia6Y2dp..jpg.jpg

如今,霍庄村80%的家庭都在从事社火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电商数量超过200家,年交易总额达到2.5亿元。姚永恒期待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让社火走得更远。

“国家的进步发展离不开我们年轻人的积极干劲,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作为我们年轻人责无旁贷。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争取让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走向世界,发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