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站的标志性建筑——“六角楼”空间物理观测栋(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雪龙”号2月27日电 通讯:南极中山站成长记——记地球最南端的中国“科学小镇”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南纬69度22分、东经76度22分的中山站,一睹这个地球最南端的中国“科学小镇”的风采。
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的船载直升机从空中鸟瞰中山站,一座座建筑造型新颖、色彩明快,它们分布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共同组成设备完善、技术先进、也是中国极地科考史上规模最大的科考基地。
位于中心位置的红色综合楼,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是全站最大的单体建筑。在它的左前方,是已经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的老主楼。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科考团队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东南极洲建成了南极圈内的首个中国考察站——中山站,这也是继长城站之后的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它的建筑面积达到1600平方米,实现当年建成、当年越冬。老主楼和老发电栋、老气象台一样,是中山站的第一代建筑。
中山站第一代建筑——老主楼(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建站初期,考察站建筑以传统的集装箱式房为主。受当时工艺水平、材料及施工条件限制,建筑存在许多不足,南极恶劣的环境也加速了建筑设施的腐蚀老化,考察队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第三次在中山站越冬的第35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站长胡红桥说,中国南极事业发展壮大的需要,让中山站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002年,中山站新建的二层宿舍楼,已经与第一代集装箱式房完全不同。新宿舍楼为钢框架结构加装保温板,房间配有完善的卫生洗浴设施,楼内配置通信设备,大大改善了队员的居住环境。
“随后,中山站迎来了‘十五’‘十一五’规划发展的利好,进入大规模扩建改造时期。”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第七次来南极“建房子”的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现场经理罗煌勋说。
中铁建工集团正是2002年国家决定对南极科考站进行大规模扩建改造时投身南极建设的。“十五”期间,来自该集团的考察队员参与了中山站综合栋、空间物理观测栋、污水处理栋、废物处理栋等建设,中山站面貌焕然一新。绿色的“六角楼”空间物理观测栋,是中山站的标志性建筑;新建的主发电栋则为中山站提供着更强大稳定的电力输送。
中山站第一代建筑——老气象台(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南极气候恶劣,科考队人员有限、工期紧,现场施工在进度安排、人员组织、施工环境方面与国内施工相比差异较大。”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现场党支部书记郭兆伦说,在特殊的南极环境下搞工程建设,做到安全和质量双保证,科学组织和科学施工是关键。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期间,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队员承担着配套维修车库、直升机停机坪、蔬菜温室、激光雷达观测舱的建设任务。
“科考站建设并非一劳永逸,还需要对建筑及后勤保障设备进行维护。”半个月前离开中山站、登上“雪龙”号返程回国的罗煌勋说,“对中山站的房子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特殊的感情,看着它们一点点建好,一年年增多。每次走进中山站都像回家一样,每次离开也像离家一样,恋恋不舍。”
中山站的成长,是中国南极科考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山站的建成和扩大,极大提升了中国南极考察和研究的综合实力,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