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记者潘毅 侯艳)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昨天(26日)分组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有1386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预计有28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当前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等体系都在不断完善,扶贫工作力度、深度、精准度达到新的水平。
那顺孟和委员表示,脱贫攻坚应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一是要有稳定脱贫的产业,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二是“两不愁三保障”要达标。三是现行标准下收入要达标。而在“软件”方面,一是做到贫困户满意,二是得到非贫困户理解。
调研报告指出,随着脱贫攻坚逐步向纵深推进,深度贫困问题凸显,攻坚难度递增。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谢经荣委员指出,要客观认识深度贫困地区的问题,之所以这个地方贫困,肯定同自然、社会、人文等环境有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社会各界包括东部地区的大量投资、大力扶持。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应同当地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区别对待。
报告提出,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稳定后续帮扶政策措施,防止运动式脱贫、贫困地区和贫苦人口再次返贫。
孙其信委员认为,应建立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体制机制。他说,脱贫以后的返贫问题因素复杂,也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有紧密的关联。核心就是要有一套可持续脱贫的机制,这个机制可能是一种产业机制,也可能是一种金融机制,也可能是一种农村土地改革机制,但是这个机制必须建立起来。
邱勇委员建议,要鼓励优秀人才长期扎根贫困地区工作,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做好长期的人才储备。他认为,如果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和人才能够长期扎根基层,也是实现脱贫的长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