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栏目> 农村广播> 农资家家乐> 正文

张钦彪的土衡论

2019年08月19日 18:05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点击收看节目视频:

1

      在农事生产中,土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土壤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品质。河南绿加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张钦彪根据土壤的结构变化,首创了土壤平衡论原理。

嘉宾简介:

张钦彪   河南绿加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病土原位修复技术中心主任兼技术总监。1996年开始学习农业专业知识,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原百泉农专)农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土壤问题的研究。土衡论创始人,致力于病土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在快速、根本、全面、持久解决病土问题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1

土 衡 论

土壤内部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土壤水、土壤矿物质、土壤空气、土壤生物,这四个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土壤的内部组成的平衡发生变化时,土壤的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

土壤水分按照体积来算,正常的占比25%,水分和空气共同占据着土壤孔隙。水分过多的时候,空气就会变少,氧气就会供应不足,影响到作物根系和土壤生物的正常呼吸。土壤中生物和矿物质元素,会随水移动,当水分过少的时候,很多土壤生物就开始进入休眠状态或者死亡,根系同样吸收不到水和矿物质元素而无法生长。

土壤矿物质,也就是土壤中的岩石,为作物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和支撑,它一般按照体积占比土壤的45%。占比过大,土壤的紧实度会增加,土壤的孔隙就会变小,在小孔隙中的水溶液,是不能被根毛所吸收的,同时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的流通性都会变差,根系呼吸困难,病菌容易滋生。占比过小时,土壤会出现大量的大孔隙,不利于水肥的保存,土壤温度变化大,还会增加土壤动物的数量,对土壤中有益的线虫和根系等造成破坏。还有很重要的是土壤颗粒的大小比例的平衡性,过多大颗粒,或者过多小颗粒,都会影响到土壤的性质以及作物的长势。

土壤空气,占据着土壤中空隙的一半,与土壤水分是此消彼长。在土壤中,根系的生长就是一个代谢过程,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在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比大气中高出几百倍,在根系附近,浓度会更高。所以,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很重要。

土壤有机物在土壤中占的重量仅仅是很小一部分,然而,有机质对土壤性质以及植物生长的作用巨大,与它的含量远远不成比例。矿物质颗粒通过有机质形成了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肥沃;它很强的粘着性也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很多矿物质元素需要通过和有机质的结合,才能真正的被作物所吸收利用;另外,土壤有机物也是土壤生物生态系统的基础,它对调节土壤酸碱度的平衡至关重要。

除了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还有许多重要的平衡,譬如酸碱平衡、生物链平衡、矿物质元素之间的平衡等等。

1

土壤酸碱对土壤生物、元素利用率、土壤结构、作物生根等的影响也是直接且巨大的。土壤过酸,土壤中元素有效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放线菌和捕食性害虫很难生存,土壤中的病菌、虫卵就不能有效进行控制,易爆发病虫害,另外还会出现铝毒、锰毒、铁毒等金属毒害,影响作物的生根和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存活;土壤盐碱化,同样会影响到土壤中生物的结构、矿物质元素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过高的钠、钙含量影响到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根系容易缺水,还易破坏团粒结构,造成板结等等。

1

土壤生物链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平衡。土壤中的动物包括:大型动物(鼹鼠、土拨鼠、蚯蚓、千足虫)、中型动物(弹尾虫和螨虫)。土壤植物包括高等植物的根及细小的绿藻和硅藻。微生物有真菌、细菌和放线菌。一个有代表性的土壤中会有几种无脊椎动物、5~6种蚯蚓、20~30种螨虫、10多种线虫、几百种真菌和上千种细菌和放线菌。土壤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样化生物群落的复杂体系,对地球的生命循环至关重要。和自然界中一样,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链中一个节点,有天敌和食物,不管是天敌没有了还是食物缺乏了,都会对整个生物链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土壤本身就有自我调节平衡的能力,而土壤中的各个部分都要维持一种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一个或多个组成出现平衡失调,土壤就需要修复,不能及时修复,它就会影响到作物和其它组成的平衡。例如,在土壤酸化时候,土壤中的放线菌和捕食性线虫就急剧减少,而它们的食物就是真菌、细菌、病毒、其它线虫、原生动物、动物幼虫等,对于平衡土壤中的生态系统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它们休眠时候,其它病菌和害虫就会成倍的增加,造成灾害。

总之,我们平时所见到严重的病虫害、死棵烂苗等情况,包括温室效应,都是由于土壤平衡被打破了,打破了平衡就要修复,要综合性的修复,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是解决了老问题,出现了新问题。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农资家家乐》节目组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


广告服务:0371-65889111 热线:65939000

通信地址:郑州金水区纬一路2号广播大厦 邮政编码:450003 邮箱:hndt65939000@126.com

ICP:豫ICP备14003020号 河南省互联网第三类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证编号:0120160000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