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中医1
2019年09月24日 12:27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今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变。农村广播立足于频率定位,突出频率特色,策划了“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发展。以微视频、微博、微信等形式,聚合发力,融媒体传播。每期节目从“身边小事70年变化”着手,深入农村,针对农村生活环境、居住房屋、看病医疗、基础教育、农业机具、三餐饮食、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全方位采、拍,以鲜活人物和生活,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进步。
经过前期记者的一线采访,制作,终于完美收官。今天刊播的是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中医7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前世今生(上篇)》。
导 语
70年新中国波澜壮阔,70年中医药砥砺奋进。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故事、一份情感、一种经历也能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全貌。提到河南的中医药文化,就不得不提孕育河南中医人的摇篮——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记者走进河南中医药大学新老校区,通过在校领导和师生的视角,一同感受建国70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尤其是河南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人的变化。
河南是中医药的发祥地,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在河南中医药的发展史上,1958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一年,河南中医学院诞生了,从此河南有了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府。建校之初,首届校领导带领教职员工在极端困难中创业,这一年的9月,58级学生走进河南中医学院。他们在困苦中学习,在创业中成长,经历了我们后者无法想象的艰辛,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永远纪念!
河南中医药大学现在的发展离不开前校长郑玉玲的付出和奉献,郑校长1975年就来到河南中医学院学习,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厚的的感情。
郑玉玲告诉记者,她是1975年到河南中医学院学习的,学的是中医专业。她本就出生于中医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中医,尤其她的父亲精研中医,精通外科,一直在医院从事中医医疗工作。她从小耳濡目染,经常看她父亲给老百姓看病,效果很好,看到病人对她父亲很尊重,她就喜欢上了中医。她父亲从小就让她背药性赋和汤头歌,她当时不理解,就只是勤奋地背诵。
郑玉玲1975年初到校园的时候,看到的校园和想象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当时的河南中医学院位于郑州文化路和农业路交叉口,她入校以后才知道校园是河南农学院的,之前河南中医学院曾到许昌办学,后来又搬回来,没有地方去,就暂时放在了河南农学院,那时的农学院还在外地办学没有迁回来。
在那个年代,大学校园的条件都不太好,她记得学生食堂就是一个开会的大礼堂改建的,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学生吃饭都是蹲在地上吃,一直到毕业也没见过餐桌和椅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教学设备,更没有试验室。
但是河南中医学院的老师都非常好,教学非常认真,理论功底很扎实,临床经验很丰富,她现在还能记得40多年前老师上课的情景。讲内经的史冠卿老师,讲伤寒的周忠尧老师,讲金匮的王现图老师,讲温病的周文川老师,讲中基的庞春生老师,讲内科的孙建芝老师,讲妇科的褚玉霞老师等等......还有很多大师的讲座,如李振华老师、张磊老师等等。他们教给郑玉玲系统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了她如何做人,对她一生影响很大,老师的教诲使她永生难忘。她清楚地记得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刘孝文老师退休前曾是河南中医学院的图书馆馆长,现在老图书馆已经另做他用,站在老图书馆前,刘老师思绪万千。
刘老师回忆当时图书馆的规模和藏书情况,当时他在图书馆工作时,藏书有37万多册,有一两千册的珍贵古籍,整个图书馆对学生的服务基本上属于“原始性”的,这与学校当时规模比较小,经费比较紧张、短缺有关系。
后来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建成后,新的图书馆也建起来了,现在的新图书馆更加现代化,藏书也更加全面。
刘孝文感慨地说,新校区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学校领导组织离退休的老同志到图书馆去参观,他们去了以后也确实大开眼界,非常震撼!
节目预告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记者走进河南中医药大学,感受到了河南中医人的中医情怀和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敬请关注河南中医7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前世今生(下篇),为您展现河南中医药大学现今的发展变化及中医药在对外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
来源:《健康河南》节目组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