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喜增 通讯员袁永强 吴双 李元功
如今,你来到环境优美的宛城区红泥湾镇大桥村,就会发现村庄里“大妈”们聚在一起闲唠嗑、打麻将的场景不见了,原来她们都到村扶贫车间干活去了。群众高兴地说:“家门口就能打工,一个月再不济也能拿到1千多元的工资”;如果你晚上再到位于村部的文化广场和村庄小文化广场上看看,你就会发现,处处灯光明亮,热闹非凡,乐声悠扬,村民吃罢晚饭,聚集在这里跳广场舞、看广场舞。近年来,大桥村的桥通了,路畅了,灯亮了,景美了,群众收入增加了,这些都是大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小琴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村群众,奋力拼搏取得的成果。大桥村贫困户胡述停说:咱支书就是大桥村扶贫的“花木兰”。大桥村先后获得区级“文明村”、镇级“脱贫攻坚先进村”。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小琴,高高的个子,看似文静的她,说话爽快,行事干练,别看已经当奶奶了,但干起工作的拼搏劲儿,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2018年,她接任大桥村党支部书记,由于村情复杂,导致信访量大,加上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她感到责任重,压力大,但她暗下决心,有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有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一定要把大桥村工作搞上去。
建堡垒,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就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火车头。上任伊始,她着力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党的建设各项制度,规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支部成员学习,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党员学习日活动,抓村干部值班制度落实,确保村部工作日有人值班,群众反映“事事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两委成员碰头会,研究解决村两委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跟两委成员员和党员谈心、交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班子成员和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斗力明显增强。今年夏季,天气大旱,大桥村由近50眼机井不同程度损坏,有的不通电,张小琴和村负责同志一起,跟着技术人员,冒着高温酷暑,一眼机井一眼机井的查找故障,进行维修,经过20天奋战,实现所有机井全部出水,让群众及时灌溉,今年获得玉米大丰收。抓精准,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去年以来,围绕春季提升、夏季两业、秋季两貌、冬季两扶等工作,她和村两委一班人瞄准工作重点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弱项,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做到脚踏实地入户走访、客观公正查找问题、实事求是抓好整改。今年“大走访”开展以来,通过入户走访,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通过建立台账、打勾销号等形式,逐一整改落实,完善相关档卡资料,使脱贫攻坚更精准,帮扶更有效。坚持开展志智双扶“三个一”活动,鼓舞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去年,组织村民参加宛城区“农信杯”第二届扶贫攻坚新型农业务工者趣味运动会,获得3个单项第一、2个单项第二、4个单项第五,荣获集体二等奖,展现了大桥村贫困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强基础,引进项目助增收。村基础差、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大桥村发展的软肋。去年以来,借助驻村第一书记的专项扶贫资金,建成了两个共计1050平方米扶贫标准化车间,引进艾制品加工厂一个和食品加工厂一个,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吸纳本村群众务工40余人,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为贫困户提供4个公益岗位。筹资30余万元,新建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0余套,在大桥街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在村部至大桥街以及椿树庄安装路灯近30盏;对官庄和上曹营两个自然村实施美丽乡村改造,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分别在两个村庄建设文化健身小广场,为村民休闲娱乐健身提供场地。同时通过不懈努力,先后落实了农综开发、主次道路硬化等项目,村里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群众的心暖了,村两委的威信也提高了。村民张新群说:“别看这妮表面文静,但内心强大,还有一颗善良坚强的心,她就是咱群众的贴心人。”
为了村里发展,为了脱贫攻坚,张小琴的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孙子让外婆照顾,她深感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儿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但能够用汗水换来群众的信任,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她觉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