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出新彩》:发展文化产业 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大力发展文化创业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建言献策。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春节,老家河南上演了一场 “文旅盛宴”。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系列活动,数量和质量双双刷新历史。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康洁:



    2019年春节全省上下文化活动特别丰富,覆盖省市县乡镇村五级文化活动,主要有公益文化场所,比如五个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展览馆、美术馆,春节期间都不闭馆,诗词朗诵会,写楹联,放一些微电影等等,给老百姓带来丰富的生活。

 

文旅融合碰撞,让河南的文化产业迸发出新的生机。今年春节期间,全省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3212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80亿元。此外,我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化、集聚化发展,积极实施河南省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进行培育和扶持。
     原本只是农家小作坊的兰考乐器,如今依托固阳镇民族乐器专业园区,兰考乐器已经成为年产值20多个亿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法宝”。兰考县民族乐器行业协会会长汤二法:


   
   
 原来只有几十个厂,现在已经达到216家了,这个规模是比较大的,可以说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兰考乐器,兰考泡桐已经成为我们的绿色银行了。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也带动着我省文化事业“百花齐放”。我省积极推动政府购买优秀公共文化服务,通过“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活动,让群众共享我省文化发展成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意识到一个问题,他说,在实际工作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涉及资金的投入产出,当前文化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亟待破除的藩篱,制约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比如说对博物馆来讲,经费都是财政投入,没有专门拿出这一块来做文化创意产品,所以对我们在编人员没有这种激励机制,所以他的工作积极性就受到很大影响。下一步,看能不能国家在这个层面上,能够在相关部委部门之间协调,我相信对这个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会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表示,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高标准的文化教育,应该让正能量成为文化引领力:


    就是在文化市场和艺术学校包括举办的各类展览,比如说展览的规范还要办一个班的学校规范有一些,那么现在艺术领域里边怎么样,有一个更高的、高雅的、健康的正能量的这样艺术发展,无论是传承弘扬都是要这样来引领。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认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基层文艺院团责无旁贷。他建议,文化部门更加重视民营文艺院团的建设发展,采取多种形式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民营文艺院团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民营文艺院团积极排演传统和新编的剧目:

 

       让文化主管部门成立民营剧团指导委员会,贡献大的民营院团,免费提供剧本,委派主创人员免费进行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神艺术精湛的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用政府购买演出形式进行适当补贴,激发创作热情,为基层人民服务。

文章关键词: 实干出新彩,文化产业,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