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中医2
2019年09月24日 12:32 来源:河南农村广播
今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变。农村广播立足于频率定位,突出频率特色,策划了“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发展。以微视频、微博、微信等形式,聚合发力,融媒体传播。每期节目从“身边小事70年变化”着手,深入农村,针对农村生活环境、居住房屋、看病医疗、基础教育、农业机具、三餐饮食、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全方位采、拍,以鲜活人物和生活,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进步。
经过前期记者的一线采访,制作,终于完美收官。今天刊播的是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中医7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前世今生(下篇)》。
导 语
70年新中国波澜壮阔,70年中医药砥砺奋进。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故事、一份情感、一种经历也能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全貌。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提到河南的中医药文化,就不得不提孕育河南中医人的摇篮——河南中医药大学。本期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记者带您走进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一同感受学校的新发展、新面貌、新成就。通过在校师生的视角为您展示河南中医人的风采。
河南中医学院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奋力拼搏,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学为主体,医、管、工、文、理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之前的老图书馆很陈旧,藏书量也较少,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
馆藏中医线装古籍文献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的特色资源,其中《急救良方》入选《第一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等10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
河南中医药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这些都离不开原校长郑玉玲的付出和奉献。2008年,郑校长接到上级指示,回到母校——河南中医学院,当时面临的问题比她想象中严重得多,其中有三大问题扑面而来,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一是资金极度紧张,连起码的水电费都付不起,正常的教学设备无法更新和购置,部分科研经费已被占用,老师们出去为学校办事,需要自己垫钱,回来还报不了账,学校当时欠债72773万元,每年利息4000多万元,资金链摇摇欲坠;二是新校区建设陷入困境,面对几十场的官司和纠纷,矛盾尖锐,非常激烈,上百个民工经常堵门;三是全院教职员工对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十分担忧,信心不足,人心惶惶。
当时党政领导齐心协力,全院教职员工凝心聚力,主管财务和校区建设的付强院长更是一马当先,张小平、徐东升、谢建新、方邵才等都是攻坚克难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当时全国中医药大学都在关注和支持着他们,河南省委、省政府、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科技厅等在鼎力支持着他们,郑州大学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郑玉玲校长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她的座右铭,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念一遍,有时哭着念一遍,给自己加油打气。“坚定信念,不畏畏缩缩,相信自己,相信大家,同舟共济,会成正果。”经过四年的奋斗,学校的财务状况和新校区建设终于雨过天晴,迎来了春天。
那几年,河南中医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大家欢欣鼓舞的是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博士授予权单位,最后成功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对一所学校来讲,这两件事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郑玉玲感慨地告诉记者,申博和更名这两件大事,是50多年来全校师生员工的梦想,为此历届领导带领大家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名大学经历了很多艰难曲折,首先认真分析对照更名大学的条件,2008年时对照教育部更名大学的条件还相差甚远,有七处硬伤很难治愈:一是专业数量,学校仅有14个,而更名条件必须20个以上;二是三大学科门类比例失调,中医学在校生比例67.7%,理学18.1%,管理学6%,达不到主要学科门类在校生比例均不低于15%的要求;三是无博士学位授予权;四是没有国家科技进步奖;五是新校区建设陷入困境,硬件条件不够;六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生均值不够5000元;七是年均科研经费不足更名要求的3000万元。
当时她想,如果自身条件不够,即使更名大学的机会来了,也得不到专家的认可,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这七处硬伤,大家没有气馁。而是咬紧牙关,不怨天尤人,埋头苦干,不左顾右盼,坚定信念,不畏畏缩缩。对每一处“硬伤”都认真研究伤情,想尽一切办法有效治疗。在2015年教育部组织的两轮考察中,专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最后以高票通过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终于圆了全校师生半个世纪的梦。
记者在校园内遇到了几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学生,学生们纷纷跟我们分享他们学习中医的感受。在校生侯书琪告诉我们,她最感兴趣的中医诊疗方法是针灸,她认为医者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对病人有一颗仁厚的心。李江昊最感兴趣的中医诊疗方法是中草药汤剂,他认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精通,还要对患者有充分的了解,像国医大师张磊那样既给患者开好有药处方,又要学会为患者开好无药处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喜欢中医、热爱中医,愿意到这里学习中医文化。马来西亚留学生林芊婷告诉我们,小时候她体弱多病,家人给她试了很多的治疗方法,都不管用。后来经人介绍接触了中医,吃了中药以后感觉身体好了许多,她觉得中医很神奇,之后就决定选择学习中医。她希望毕业后回马来西亚开个中医诊所,把中医诊疗方法带到马来西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节目预告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记者走进河南中医药大学,通过校领导和在校师生的视角,一同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尤其是河南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人的变化,感受到了他们的中医情怀和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下期请继续关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中医70年”《河南中医人—谈骨论筋》。
来源:《健康河南》节目组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