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喜增 通讯员程蕾
“自2016年5月精准扶贫开始,经过2017年5月、11月两次动态调整,共识别出贫困户39户86人,目前已顺利实现脱贫32户70人(含病故),还有7户16人未脱贫。我的主要帮扶措施及成效:社会保障全覆盖,共办理A类低保6个,B类低保15个,C类低保9个,五保18人;新苏宜电商投资分红13户;确认中原保险宣传员9人;提供村公益岗16个;危改15户,七改一增30户……”这是新野县樊集乡扶贫干部薛会奇同志在包村会议上的扶贫工作汇报。
绵绵之力,久久为功,这一份份的清单,都是樊集乡扶贫干部的一个缩影,这都是乡村扶贫干部和帮扶人一点一点干出来的,扶贫人员到贫困户家里不知有多少次,填的表格不知有多少张,也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每一位同志对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可以说了然与心,如数家珍,“绣花”功夫真是做到家了。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是扶贫队员的初心。
村党支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富不富看支部,一个村组织的发展,关键还是看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要求落实村书记责任机制,做好党建+扶贫的宣传员,积极支持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并且务必落实到实处;村书记品行良好、作风扎实、办事公正,说的话群众才愿意听,愿意跟着你干。
平等对待贫困户,和贫困户做朋友。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不能以那种俯视群众的姿态去工作,这样只会引起贫困户的反感,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在村里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了。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与群众接触、交谈、拉家常,这样才能接近群众、融入群众,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换位思考,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扶贫干部要对全村的基本情况、人文情况、风俗情况有所了解,要清楚地了解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收入支出情况,分析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针对每户贫困户,扶贫干部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设想如果我是他家中的一员,那么我家有哪些困难、需要什么、需要扶贫干部为我家做什么。时刻站在贫困户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再以帮扶干部的身份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激发贫困户内在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扶贫工作开展之初,贫困户中很多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甚至有人认为“国家的不拿白不拿”,不愿脱贫、不想脱贫、以穷为荣,严重制约脱贫工作。做为扶贫帮扶队要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把开展“扶志”工程作为重点,加大宣传教育,通过村民小组会议、与贫困户谈心聊天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把“要我脱贫”转变成“我要脱贫”的意愿。另一方面选择自力更生的贫困户当村脱贫带头人,起模范带头作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强自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扶贫干部永葆初心,才是使扶贫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只有想贫困户所难,急贫困户所急,才不断提高贫困户的满意度;才能如期完成上级的扶贫攻坚任务。